识并把握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,有助于儿童模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控课堂和因材施教。


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


儿童主要是通过感知、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,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整个认识过程。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。


因此儿童模特的教学中要化抽象的原理为一般的动作,亲身示范。


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


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仍然很差,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,因而行为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。在正确的教育的影响下,随着年龄的增长,这种状况逐渐有所改变。


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


儿童已有个性特征的某些表现,但这些特征是不稳定的,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,个性表现的范围也有局限性,很不深刻,一般只在活动的积极性、情绪的稳定性、好奇心的强弱程度等方面反映出来。


个性表现的范围比以前广阔,内容也深刻多了。无论是在兴趣爱好方面、行为习惯、才能方面,以及对人对己的态度方面,都开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倾向。这时的个性倾向与以后相比虽然还是容易改变的,但已成为一生个性的基础或雏形。


因此,在个性形成的雏形的关键时期,要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,发掘其爱好和个性特点,有针对性的教学。 

 

儿童早期心理特点


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


行动常常受情绪支配,而不受理智支配。


高兴时听话,不高兴时说什么也不听。如喜欢哪位老师,就特别听那位老师的话。


情绪很不稳定,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,看见别的孩子都哭了,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。老师拿来新玩具,马上又破涕为笑。


了解儿童的以上特点,对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。有经验的模特老师是一边用亲切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,稳定他们的情绪建立起对模特老师的信任和亲近感。


爱模仿


在教育工作中,多为儿童树立模仿的样板。比如,需要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时,可以说“看××小朋友学习多认真,小眼睛一个劲地看着老师呢!”一般不要批评没有注意的孩子。模特教师常常是儿童模仿的榜样,因此,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,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。



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


思维依靠动作进行,是先学前期儿童的典型特点。


思维很具体,很直接。他们不会作复杂的分析综合,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。因此,对小班儿童更要注意正面教育,讲反话常常引起违反本意的不良效果。


例如,上课时,有的孩子要上厕所,其他几个孩子一个跟着一个学,也要去。老师不高兴了,说:“都去都去!”孩子们一下就全跑光了。对儿童提要求也要注意具体,最好说“眼睛看着老师!”而不要说“注意听讲!”


因为儿童不容易接受这种一般性的抽象的要求。


思维具体形象


他们较少依靠行动来思维,但是思维过程还必须依靠实物的形象作支柱。


为了使教师说的话能让孩子明白,必须注意了解孩子的水平和经验,避免说过于抽象的语言。语言教学中,尽量用形象的解释来帮助儿童理解新词。比如在形体阶段,教“笔直”一词,可以竖起一支铅笔,“笔直”就是像铅笔一样直,这样幼儿就能懂,而且能牢牢记住。


好学、好问


好学、好问是求知欲的表现。甚至一些淘气行为也反映儿童的求知欲。家长、教师都应该保护儿童的求知欲。不应该因嫌麻烦而拒绝回答孩子的提问。对类似破坏玩具的行为也不要简单地训斥了事,而应该加以正面引导,一面耐心讲道理,一面向儿童介绍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,满足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。


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


儿童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,但已有了抽象概括性的萌芽。所以可以,家长也应该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教育,引导他们去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联系,促进智力发展。



个性初具雏形


儿童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。他们开始能够控制自己,做事也不再“随波逐流”,显得比较有“主见”。对人、对己、对事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。有的热情大方,有的胆小害羞,有的活泼,有的文静,有的自尊心很强,有的有强烈的责任感,有的爱好唱歌跳舞,有的显示出绘画才能……


家长已经发现孩子的个性雏形,早一些将孩子送到适合的特长班进行开拓视野和发展特长。而儿童模特几乎是适合所有类型儿童的萌芽课程。


对于儿童最初的个性特征,成人应当给予充分的注意。模特教师在面向班内儿童进行教育的同时,还应该因材施教,针对各人的特点,长善救失,使儿童全面地健康地发展。